开源项目团队选择“刷星”的一个重要目的,就是吸引投资者的目光。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Pratima Aiyagari 表示,做开源项目极大可能很久都赚不到钱。既然收入情况没法拿来参考,那就要多看一看产品本身的状况了。考察开源项目最准确的方式是查看代码,但这种方法复杂繁琐且专业性强,并没有成为投资者的首选方式。于是投资者找出了替代方法——看星标——实际上,他们天生就会寻找快速增长的新账号。除了绝对数量,风投公司Runa还专门设计了一种名为ROSS指数的指标,依据星标数年增长率对团队进行排名。Runa的一名合伙人Konstantin Vinogradov说,ROSS指标已经成为了开源项目遵循的重要标准,排名靠前的开源项目中有三分之一都获得了融资。不过伴随着“刷星”现象的出现,投资者对星标数的看法也开始弱化。投资人Kevin Zhang说,星标数可能可以成为一块“敲门砖”,但不意味着投资者会因为星标数和项目团队“第二次见面”。这也印证了学术界的看法——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助理教授Stuart Geiger表示,随着时间的推移,指标(星标数)可能会自行失效。这就涉及到了两条社会科学定律——坎贝尔定律和古德哈特定律。坎贝尔定律说,决策当中使用的一项指标越受重视,就越容易被操纵。好比网络购物,实物我们看不见摸不着,自然就会参考其他买家的评价,于是“刷单”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。古德哈特定律则认为,如果一项指标被人们刻意追逐,那就不(或不再)是一个好的指标。但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指标的情况下,就必须确保数据的真实度了,就好像在考试中要不遗余力地打击作弊一样。不过,除了想吸引投资者的团队之外,还有许多个人开发者也会“刷星”。目的和创业团队有异曲同工之处,只不过吸引的不是投资者而是HR,希望高星项目能在求职中为他们带来优势。事实上,也的确有企业将GitHub信息作为评价求职者的指标,甚至有人凭借套壳项目就斩获了Google的offer。除了选人,在技术选型时也是同样的道理——很多人(尤其非专业人士)会倾向于使用高星项目。除了GitHub,还有综合型产品发布平台Product hunt,数据类产品平台kaggle,以及IT问答平台StackOverFlow等媒介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投资人的关注。不过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“防刷单”策略,可能最终也难逃换汤不换药的命运。对于这种现象,有人总结是“Fake it till they make it.”——如同“先上车后补票”一样,先假装自己已经成功,直到真的成功为止。